
药厂实验室对环境的微生物要求严格,消毒是必须使用的控制微生物的手段之一。
● 古老的方式-甲醛熏蒸
甲醛是第一代化学灭菌剂,其液体和气体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
● 实验数据:
甲醛气体熏蒸消毒试验表明,用10.0g/m,作用60min可杀灭黏质沙雷菌99.99%,
300min杀灭肺军团菌99.99%;
用福尔马林120mL/m,熏蒸作用360min可完全杀灭布片上污染的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
用9.8g/m甲醛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作用30min可杀灭枯草杆菌芽。
用多聚甲醛加热解聚熏蒸用10.6gm在常温下相对湿度78%条件下,重蒸15h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
用2gm,常温下相对湿度80%,作用120min可杀灭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 注意点来了:
1、浓度、时间要求很高。
2、湿度要求高,药厂实验室很难达到。
3、排残留要求高,甲醛气体对人有一定毒性主要有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过敏反应,当吸入高浓度甲醛气体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毒性肺水肿,长期接触对人有致癌作用。
● 臭氧空间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使微生物的蛋白质氧化,可以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甚至破坏微生物核酸,导致微生物灭活。
●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1、浓度:臭氧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但我们不能为追求消毒效果而使用太高的臭氧浓度,因臭氧对物品有破坏作用。一般来说,臭氧浓度100mg/m'~800mg/m3,可以达到消毒效果。
2、湿度:消毒环境的温度升高时消毒效果加强,相对湿度高时消毒效果也好。
3、时间:作用时间和消毒效果直接相关,延长作用时间,消毒效果提高,在高浓度下,作用40min~60min。
● 注意点来了:
1、臭氧对人体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允许浓度为0.16mg/m’必须保证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符合国家要求。
2、臭氧为强氧化剂,对铜、铁、碳钢有腐蚀作用,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氯丁橡胶有影响,使弹性降低,对硅橡胶基本无影响,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使用时应避
免臭氧对消毒物品的损害。
3、臭氧不稳定,容易分解,无法保存,臭氧消毒器应现场使用。
4、大空间消毒效果有待验证。
●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是电磁波,一般使用254nm左右波段。革兰氏阴性菌对紫外线最敏感,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抵抗力最强。病毒也可被紫外线灭活,其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孢之间。对紫外线高抗者有枯草杆菌芽孢、耐辐射微球菌和橙黄八叠球菌;中抗者有微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乳链球菌、酵母菌属和原虫;低抗者有牛痘病毒、HIV、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军团菌、布鲁尔酵母菌和T3大肠杆菌噬菌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株已被用作紫外线消毒指示菌株。
● 影响紫外线消毒的因素:
1、紫外光源的辐射强度明显受电压的影响,同一个紫外光源,当电压不足时,辐射强度明显下降。
2、距离的影响: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0W,低压汞热明的辐射强度随距灯管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呈指数关系。
3、温度的影响:温度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是通过影响紫外线光源的辐射强度来实现的紫外光源在40 ℃时辐射的杀菌紫外线最强,温度降低,紫外线灯的输出减少,温度高于42 ℃,辐射的紫外线回吸收增多,输出也减少。因此,过高和过低的温度对紫外线的消毒都不利。但一些杀菌试验证明,在5℃~37℃范围内,温度对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4、照射时间的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与照射剂量呈指数关系,增加照射时间或提高照射强度,均可增加消毒效果,而照射剂量即为照射强度(I)和照射时间的乘积,所以要杀灭率达到一定程度,必须保证足够的照射剂量。在紫外光源的辐射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40mW/cm?),可通过调整照射时间来达到要求的照射剂量。
● 气化过氧化氢消毒(VHP)
采用汽化氧化氢消毒机器对密闭房间的空气和物表进行消毒灭菌。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法是一种高水平消毒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汽化食品级过氧化氢达到消毒的目的,食品级过氧化氢几乎没有污染,对工作人员无毒无害,对消毒区域空气、物表、设施设备表面、墙壁、地面消毒彻底、不留死角,对设施设备及实验仪器等不会造成损伤。消毒完成分解为水和氧气,安全无残留。
● 特点:
1、广谱杀菌
2、安全,良好材料兼容性
3、成熟技术,消毒产品备案产品。
4、有CI、BI指示剂的产品,消毒效果可以验证。

● 几种常见消毒效果比较:
制药厂根据实际场景,选择消毒方式。梵通工程师根据制药厂的特点制定消毒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