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P系列二
VHP技术运用
美国制药行业
对VHP运用的相关法规条款
美国FDA对VHP灭菌的监管框架2024年1月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修订无菌类器械上市前通告最终指南,将汽化过氧化氢(VHP)列为A类灭菌方法。这一更新将有助于更广泛地采用VHP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灭菌方法,有效减少环氧乙烷的使用,并推动绿色灭菌技术。
美国药典(USP)对VHP灭菌的核心要求
美国药典(USP)通过多个章节规范VHP灭菌工艺的验证与应用,主要依据USP <1229>《灭菌工艺》及其子章节USP <1229.11>《汽相灭菌》。
2.1. 灭菌工艺验证
动态参数控制:需验证灭菌剂浓度、温度、湿度、暴露时间等关键参数,并实时监控以确保稳定性。例如,灭菌过程中需避免过氧化氢过度冷凝,需通过抽真空和干燥预处理优化
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推荐使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孢子作为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需达到无菌保证水平(SAL ≤10⁻⁶)。
灭菌阶段划分:USP建议将VHP灭菌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湿度控制)、注入(快速提升浓度)、维持(持续灭菌)和通风(残留清除),各阶段需明确参数范围和验收标准。
2.2. 材料兼容性与残留控制
需评估VHP对设备材料(如塑料、电子元件)的腐蚀性,并确保灭菌后过氧化氢残留量符合USP <467>的溶剂残留限值(通常≤1 ppm)。
2.3. 隔离器应用要求
USP <800>强调隔离器灭菌前需进行密封性测试(泄漏率≤0.5% vol/h),并通过自动化程序监控灭菌循环,确保无菌环境。
PDA技术报告(TR)对VHP的补充指导
美国注射剂协会(PDA)通过TR70《清洁与消毒工艺验证》提供VHP灭菌的详细技术规范:
3.1.消毒效力验证要点
中和剂验证:需证明中和剂对微生物无毒性,且能有效终止H₂O₂的杀菌作用。
表面挑战试验:模拟实际使用场景,测试不同材质表面(如不锈钢、塑料)的消毒效果,要求微生物对数下降值≥3。
接触时间与浓度优化:需验证消毒剂在不同温湿度下的最低有效浓度和最短接触时间。
3.2.环境监测与菌种选择
推荐使用标准菌株(如枯草芽孢杆菌)和环境分离菌株进行挑战试验,以全面评估VHP的广谱杀菌能力。
行业实践与国际标准协同
ISO 14937:2009《灭菌工艺通用要求》

要求VHP灭菌设备定期校准,并通过物理参数(如温湿度传感器)与生物指示剂联合验证灭菌效果。
结论
USP、FDA及PDA对VHP灭菌方法的规定聚焦于工艺验证、安全性和环境兼容性。企业需综合法规要求(如USP <1229.11>、FDA 510(k)指南)和行业标准(如ISO 14937),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监管趋严和技术进步,VHP有望在制药与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替代传统灭菌方法,成为绿色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