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P系列三
VHP在国内制药行业的
江湖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基于中国药典2015版至2025版
1421灭菌法条款的演进分析
中国药典(ChP)作为中国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核心标准,其内容的更新往往反映了行业技术进步和监管要求的提升。VHP(Vaporized Hydrogen Peroxide,汽化过氧化氢)作为一种高效灭菌技术,近年来在药典中的描述逐步明确和细化,体现了其在制药行业中的重要性。梵通生物作为VHP设备的研发生产企业及VHP消毒技术服务提供商,亲历了10年来VHP技术发展和市场客户认可过程。从最近3版药典的1421灭菌法描述的变化切入,结合技术特性与行业需求,阐述VHP的在制药行业灭菌领域的江湖地位的形成。
2015年版中国药典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
气体灭菌法:本法系指用化学消毒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气态过氧化氢、甲醛、臭氧等,本法适用于在气体中稳定的物品灭菌。本法中最常用的气体是环氧乙烷。
【解析】在气体灭菌法法中提到了气态过氧化氢,但没有具体解释。
2020年版中国药典
USP <800>强调隔离器灭菌前需进行密封性测试(泄漏率≤0.5% vol/h),并通过自动化程序监控灭菌循环,确保无菌环境。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汽相灭菌法、液相灭菌法。
【解析】本版新增了汽相灭菌法、液相灭菌法。
气体灭菌法:本法系指用化学灭菌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本法最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是环氧乙烷。
汽相灭菌法:本法系指通过分布在空气中的灭菌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汽相灭菌法适用于密闭空间的内表面灭菌。
【解析】气体灭菌法中取消了“气态过氧化氢、甲醛、臭氧”,其中过氧化氢放入新增的汽相灭菌法。
2025年版中国药典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汽化灭菌法、液相灭菌法。
汽化灭菌法:本法系指将灭菌剂经过蒸发汽化后,通过气流及其他方式输送到待处理环境中,使得其中暴露表面的生物负载下降一定水平的方法。
【解析】将2020年版中的“汽相灭菌法”更改为“汽化灭菌法”,并对汽化灭菌法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将灭菌剂经过蒸发汽化后形成的灭菌方法。
在药品的生产和检验中,本法主要应用于密闭空间的内表面、空间内设备及物品暴露的表面除菌,例如无菌隔离系统等屏障系统、传递舱等密闭腔室、密闭房间等场景。常用的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混合物等。
【解析】2020年版汽相灭菌法适用于密闭空间的内表面灭菌。2025年版扩大了汽化灭菌法的应用范围,可以用于密闭房间的除菌。
结论
从ChP 2015版的“模糊提及”到2025版的“全域定义”,VHP技术的地位跃迁既是药典标准科学化的缩影,亦是制药产业向绿色、智能转型的必然选择。未来,随着“设备智造-工艺创新-标准引领”三维生态的持续完善,VHP技术必将深度重构制药灭菌领域的竞争格局。